01
两会E聚焦
全国政协委员杨长利:以跨界融合推动新能源产业拓路升级。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长利建议,以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推动新能源产业多元化发展,不仅能推动能源体系绿色转型,更可以通过技术突破、生态修复与产业协同,探索出一条兼顾生态与经济效益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全国人大代表周敬余:推动清洁能源入黔,助力构建新型能源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南方电网贵州铜仁供电局变电智能作业班副班长周敬余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建议,推动青海、新疆等西北清洁能源基地送电贵州工作。该建议已纳入2025年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周敬余指出,此举有助于实现“双碳”目标,促进西北地区清洁能源开发,同时依托贵州地理优势,将其打造成南方区域电力集散地,提升区域电力供应保障能力。目前,该建议已获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高度关注,并有望在“十五五”期间纳入国家规划。
全国人大代表曹仁贤:加快与周边国家构建碳市场跨地区链接,推进碳市场国际化。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曹仁贤建议,开展多层次碳市场区域合作,与周边国家碳市场实现跨地区链接。与周边国家建立碳交易市场合作与交流机制,推动区域碳市场能力建设。基于巴黎协定第6.2条和第6.4条,推进碳市场国际化。
全国人大代表钟宝申:以自主创新突破光伏产业"无人区"。
全国人大代表、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在两会期间接受采访时强调,中国光伏产业需以自主创新突破技术壁垒,实现从"制造高地"向"创新高地"转型。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277.57吉瓦,同比增长28.3%,多晶硅等核心组件产量增幅均超10%,组件出口量增长12.8%,持续领跑全球市场。
02
国内新闻
国务院办公厅:完善绿色金融体系,统筹对绿色发展和低碳转型的支持。
3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指出,坚持“先立后破”,完善绿色金融体系,统筹对绿色发展和低碳转型的支持,为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形成有力支撑。健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为金融精准支持提供依据。引导金融机构将绿色低碳转型因素纳入资产组合管理考量,丰富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产品服务。推动金融机构逐步开展碳核算和可持续信息披露。深化绿色金融国际合作。
“十四五”重大工程“疆电入渝”新疆送端站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据新华社3月5日报道,随着最后3吨重的套管精准就位,国家“十四五”重大工程——“疆电入渝”特高压巴里坤±800千伏换流站完成2183个GIS设备单元安装。历时110天的戈壁攻坚战,为我国超长距离新能源特高压通道建设打通关键节点。
光伏技术颠覆性突破:钙钛矿太阳能板寿命延长近五倍。
华东理工大学科研团队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稳定性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相关成果于3月7日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科学》。研究团队首次揭示钙钛矿材料在光照下反复膨胀收缩导致的"物理损伤"是影响寿命的关键因素,并通过创新性设计石墨烯复合防护层,成功将材料抗压能力提升两倍,膨胀幅度由0.31%降至0.08%。经测试,优化后的电池在模拟实际工况下持续工作3670小时(约153天)后仍保持97%发电效率,创下同类电池最长稳定工作时间纪录。目前技术已进入企业合作试验阶段,量产后有望推动建筑光伏玻璃、柔性充电设备等创新应用落地。
浙江:到2030年底全省风电光伏装机达到8000万千瓦。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的《浙江省推动碳排放双控工作若干举措》指出,到2025年底,新增风电光伏装机600万千瓦、核电装机100万千瓦,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在24%左右;到2030年底,全省风电光伏、核电装机分别达到8000万千瓦、1800万千瓦。
03
国际新闻
特朗普政策重创美国光伏产业。
近日,美国太阳能行业遭遇重创,多家企业报告称业务受阻。业内指出,困境源于特朗普政府的政策转向。自其上任以来,废除关键激励措施、削减税收抵免等举措令投资者信心受挫。此外,政府将天然气定为主力能源,进一步打击了美国光伏行业发展。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家用太阳能安装量已下降近20%,分析师持续下调2025年预期。行业人士普遍认为,当前的不确定性将抑制美国国内新投资,拖缓项目进展。
04
企业新闻
南方电网:云南省虚拟电厂管理中心揭牌成立。
云南省虚拟电厂管理中心近日正式揭牌成立,对满足云南省电力系统运行特性及电力市场建设需要,提升电力保供和新能源就地消纳能力,确保全省电力安全、可靠、经济运行具有重要意义。